米兰展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、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共同发起,全国艺术院校代表、设计行业协会代表、学会研究会代表、相关企事业单位代表组建米兰展组委会。各赛区组委会,由各省、直辖市、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、高校代表及相关专家组成,负责分赛区的米兰展组织领导工作。
1.赛事赛程
2022年10月-2023年3月:校赛网、官网提交参赛作品
2023年4月-5月:省赛评审
2023年5月-6月:国赛评审
2023年6-8月:国赛奖项信息发布、大赛系列活动
2.参赛类别:
(1)特邀赛场(免费):
组委会定向特邀业界知名专业设计师、学界双师型教师参加邀请展单元。
(2)命题赛场(免费):
每年组委会发布命题赛场限定主题,接受地方政府、企事业单位的各类设计命题,按照命题要求设计创作。
目前公布命题有:优设(提交作品截止日期2022.12.15)、雷锋精神(提交作品截止日期2022.12.15)、天空盒(提交作品截止日期2022.12.30)、荆楚文创(提交作品截止日期2022.12.30)、“”设计河南“”文创(提交作品截止日期2022.12.31)。
(3)非命题赛场(收费):
不限定主题的任何个人设计创作类作品均可。
(1)作品创作类:视觉传达类 、产品设计类 、环境空间类 、时尚设计类 、数字媒体类 、工艺美术类 、传统美术类、UI设计类、虚拟IP设计类、数字摄影类。
(2)学术论文类: 设计理论研究 、设计教育实践 、设计前沿探索。
3.提交规则:
图片类:将作品文件包含平面图、效果图及设计说明等编排在单幅A3大小内、竖式、300dpi、JPG、RGB\CMYK。视频类:截取不少于5个作品画面进行排版,A3幅面、竖式、300dpi、JPG、RGB\CMYK。论文类:论文正文不少于8000字符。(素材、字体、论文模板在官网下载区下载)
在校本硕学生需在校赛网和官网(https://www.dandad.cn/)报名。高职高专学生、高校教师、专业设计师可直接在官网报名。校赛分命题赛道和非命题赛道,报名时提交文件命名示例(命题赛场-雷锋精神-姓名-作品名,非命题赛道-视觉传达类-姓名-作品名)。官网报名时选择以单位(院校)集中提交参赛,师生个人注册上传作品,待院校审核作品后可缴交参赛费完成报名。
4.评审规则:
分级评审形式:校赛、省赛、国赛三级评审。
(1)校赛评审(集中提交作品院校,通过校级遴选作品,学校自行组织。)
(2)省赛评审:组委会遴选评审专家跨区域交叉评审,评选出省级一二三等奖,等级奖获奖比例一般不超过各省赛区参赛作品总数的 35%(一二三等奖原则上为 6%,12%,17%),获省赛一二等级奖作品推荐进入全国赛区评选。根据当年提交作品数量及质量,由各分赛区提出作品创作类的优秀奖比例申请,报赛事组委会评审会研究确定。
(3)国赛评审:组委会遴选全国知名专家对进入国赛作品创作类进行评审,评选出一二三等奖。国赛获等级奖比例一般不超过入围国赛作品总数的 10%(一二三等奖分别为 2%、3%、5%),国赛不设优秀奖。组委会颁发省赛电子版证书、国赛纸质证书。
3.评审标准
各类别参赛作品均有评审专家从创意 30%、技术30%、审美30%、规范10%等指标进行评分,按照每件(系列)作品的最终得分评出相应奖项。
5.参赛须知:
(1)作品内容:不得包含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内容,不得包含涉及与性别、宗教相关的任何歧视性内容,不得侵犯他人隐私,由此引起的相关法律后果均由参赛者个人(团队)承担;严禁抄袭,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将收回获奖证书(奖金);如作品产生版权纠纷,一切后果由参赛者个人(团队)承担。
(2)提交必要文件:作品信息表(在线填写准确信息、承诺书和版权声明同意书等自动生成)、作品创作文件(参赛作品)、作品展示海报(进入“下载专区”下载海报模板,将作品说明、平面图、效果图等进行编排而成)。
(3)作品上不允许出现学校、作者姓名及其他赛事标识等,一经发现将很可能影响作品评分。
(4)组委会不退还参赛作品,请投稿人妥善保管。
(5)同一件作品允许结合设计内容和呈现形式参加本赛的多个类别,并按每个参评类别分别提交作品和参赛费即可。
(6)作品提交后,不得修改作者、指导老师等信息,请提交前仔细核对信息。(校赛、官网提交的作者、指导教师信息保持一致)
(7)作者数量:作品创作类作者不能超过3人(视频类动态作品作者不能超过5人),学术论文类作者不能超过3人。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。(参赛获奖信息将按上传系统的排序制作证书,原则上不接受获奖信息调整。)
6.校赛联系人:苏兰婷15141962768